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仲仁乃取通解注疏诸书旁证而订之使圣贤之遗经
因是而传焉三公之用心亦可尚矣河南监察使何廷
秀谓予曰沅州 刘有年
永乐初守太平府进仪礼逸经 …… (第 13b 页)
十八篇逸礼唐初已亡宋元大儒皆未之见 有年
何从
而得哉然廷秀之言非妄也好古君子上请逸经继类
成编传以戴记其不入传者从纂言所类别为记以附
焉则先 (第 14a 页)
 户部彬恐钱谷事重顿首固辞更访治道称旨赐酒
 馔于廷及钞四百锭驿舟传归建文帝即位越五月
 诏起山林才德士有司以名闻适监察御史 刘有年
 
上仪礼十八篇并叙彬明经(仪礼故彬家所藏刘夙/与讲习至是上之于朝)
 (命藏/秘阁)特诏所在礼请来京十 (第 1b 页)
尚因予言而有得矣
   刘大有
诗集序(王缙/)
夫诗者主乎理而发乎情性者也天下之理无穷而人
之情性则一为能不失于理而得乎情性之正斯 …… (第 11b 页)
知已者为之道也丙子之春予邂逅 刘大有
于滇阳一
见握手欢若平生未几出其平日所作诗数百篇见示
予阅之累日见其荦荦有奇气而凡措辞命意皆不苟
(第 12b 页)
作者也间尝与之论议诗之为道 大有
益以予言然
因徵文以序其首简时予以情事未伸心志郁郁若酲
人故诺之而未及为暨还成都追思故人远不可及且 (第 12b 页)
以前言之不可食也故举予与 大有
所尝论者以为序 (第 12b 页)
大有
其终以予言为然耶 (第 12b 页)
杜门不接人事惟读
书著述有文集二大册达尔玛录本藏于家后并原稿
不知何在宽年高质重所言似非虚妄者又杭士 刘有
近见宜梁民李鈜鈜自言其父起宗为枢密院都事
好士而知书曾延先公于家甚久后事皆其经理今葬
所惟鈜知之 (第 12b 页)
有年
前任沅庠时常接见先公故闻之甚
留意越半月绅至滇 (第 12b 页)
有年
即来告且为书招鈜十一日
鈜至口述遗事亦悉又举先公题其竹轩三绝句遂导 (第 12b 页)
故其后
知礼意者少而习其仪者亦不敢侈然自外于规矩绳
墨之外所得为已多也惜乎其存者止十七篇也故明
沅州 刘有年
洪武时御史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有八
篇若果淹中之旧也则仪礼之亡者全矣夫孝经古文 …… (第 6b 页)
乃在新罗日本谢承后汉书明末犹有见之者岂得谓
古书之必尽亡故汉唐求逸书赏之以官购之以金而 有年
之书出非其时遂复失之呜呼此十七篇者世久
以为迂阔无所用之矣虽存亦逸也而况乎其逸者也 (第 7a 页)
者故于先系不复赘特致详于墓事凡族人预有劳
费于兹役者悉附名其阴
   怀凤堂记
北海仇君东之以荐起为 训导有年
矣其所居在都城
北甚僻往还甚寡然数辱过予凡经史所扣击下至稗
官小说无不立应发而为古文词力追秦汉及唐宋 (第 31a 页)
   仪礼逸经跋
临川草庐吴氏所辑仪礼逸经八篇投壶也奔丧也公
冠也诸侯迁庙也诸侯衅庙也中霤也禘于太庙也王

居明堂也传十篇冠义昏义士相见义乡饮酒义乡射
义燕义大射义聘义公食大夫义朝士义元时太学虽
有刋本而流传者少杨东里搜访十馀年无所得后乃
得之传闻沅州 刘有年
洪武中为监察御史忤旨去官
建文初起知太平府事曾上仪礼逸经十八篇或云是
永乐间事成都杨用修上元焦弱侯惜 (第 15a 页)
当日庙堂诸公
未加表章旋就湮没吾意 有年
所进即草庐本尔故八
经十传适合其数彼时东里诸公知为草庐书 (第 15a 页)
  仪礼逸经

一统志载 刘有年
沅州人洪武中为监察御史永乐中
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若然则仪礼之亡者全矣不知 (第 1b 页)
有年
何从得之意者圣经在世如日月终不可掩耶然
当时庙堂诸公不闻有表章传布之请今求之内阁亦
不见其书出非其时 (第 1b 页)
子有恒都察院都事有章尚义阶有孚与从子有年并
御史有年
疏止取佛谪丞有禄郡同知孙大吕大选
郡庠生与大道大严大旦兰立笋出孝义载振乡贤列
祀父良弼初封工科给事中 (第 15a 页)
   赠屈佥宪序
贵州古蛮夷之域其地多大山深洞草木丛茂其人皆
依险阻为巢穴无礼义之习独好剽掠贼杀前代惟羁
縻之使无为民患则已不以中国之治治也入国朝来

皆顺服而所以处之者悉因其旧永乐中酋豪弗靖太
宗皇帝抚定之于是如其请设贵州布政司及府若州
以统之又置兵以卫之一如内地然亦简节疏目要在
使之安而已又虑其施有未善也复设按察司以临之
盖使莅乎上者所施无不善而其人无不安则按察司
之职也非贤孰能任之番昜屈伸时行为 按察佥事有
矣甚宜于其职盖时行初以明经取进士为吏科给
事中其在朝已久深知天子仁民之意是以任之而宜 (第 4b 页)
  故朝请大夫云南布政司右参议赵君墓志铭
天顺己卯三月十四日云南布政司右参议赵君行恕
以疾卒于乡其孤汴具其外兄全以和所状行以价走
书京师属予曰先君不幸奄忽弃背而襄事有日不肖
孤稚且贫不能得当道操史笔者为文以铭况先君德
善惟先生知之详愿矜而铭之呜呼予与行恕同乡且
同为 御史有年
甚相好也岂忍遽铭其墓哉然而知行 (第 9b 页)
旁正而订之善本未得恐不无讹谬也然圣贤之
遗经因是而传焉三公之用心亦可尚矣河南监察使
何廷秀谓予曰沅州 刘有年
永乐初守太平府进仪礼
逸经十八篇逸礼唐初已亡宋元大儒皆未之见 (第 18a 页)
有年
何从而得哉然廷秀之言非妄也好古君子上请逸经
继类成编传以戴记其不入传者从纂言所类别为记
以附焉则先王 (第 18a 页)
多三十九篇则古经五十六篇。班固时尚在。不知中间失于何代。是岂皆吕政之所为乎。杨慎引一统志永乐中沆州人 刘有年
上仪礼逸经十八篇。则或者是书犹有存于天地间而人不知省录耶。余读此书阅十年而犹未熟也。盖当时之人。不独 (第 486H 页)